英才网联·分行业专业人才招聘网站

手机版
找好工作,实现梦想!
英才网联 > 热点播报 > 成都向东重庆向西:双城间城市迎来新机遇

成都向东重庆向西:双城间城市迎来新机遇

http://www.800hr.com 2020年01月06日 11:56 作者:黄名扬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新年伊始,成渝地区迎来“大礼包”。

  1月3日,中 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首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并且,要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赵有声注意到,会议提出“突出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在他看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从“哑铃式结构”,变为更科学的“橄榄形结构”,需要两大中心城市进一步有序地分解转移部分城市功能和产业,逐步改变现有的城市格局。

  成都向东,重庆向西。成渝相向发展,双城之间的城市,又将迎来怎样的“新风口”?

  “双核独大”与“中部塌陷”

  地处成渝中心,资阳独特的发展区位,给国 务 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留下了深刻印象。考察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后,长期从事宏观经济研究的姚景源给出四个字:潜力巨大。

  潜力巨大的同时,其实也反映出当下有差距。在当地媒体的报道中,给出了一组数据:当地总人口350万,但常住人口仅250余万,100余万人外出了。经济综合实力不强、发展质量不高、集聚资源能力不足、民生短板仍然较多。

  同样地处成渝沿线,内江也面临相似的问题。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主任申福建指出,1997年重庆市直辖后,四川省就只有成都“单核驱动”。虽然四川一直在努力培育第二个中心城市,但效果不明显。

  资阳和内江并非个例。实际上,类似的情况,也被广泛视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瓶颈”之一。

  城市群要站上全国乃至世界的舞台,仅靠两座城市是不够的。视野向东,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了江、浙、皖、沪三省一市,大大小小共26个城市。万亿俱乐部、5000亿元以上城市梯度分明、星罗棋布;视线向南,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9个城市2018年经济总量已超过10万亿元。2万亿元、8000亿元、3000亿元……同样梯度有序、产业布局完整。

  相较而言,“成渝城市群规模缺乏层次”。四川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教授李后强一针见血:世界级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和节点城市等一般呈梯队布局,层层推进。而成渝城市群,除了成都和重庆达到万亿级之外,仅4个城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双核独大”“中部塌陷”,其他城市乏力的格局明显。

  “新风口”与“硬骨头”

  事实上,成渝联动的设想并非首次提出。

  早在17年前,中科院西部大开发区域规划里,就有“成渝两大都市中心、双核城市群”提法;8年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公布;2016年,《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到2030年,成渝城市群要完成由国家级城市群,向世界级城市群的历史性跨越。

  从“经济区”、到“城市群”,再到如今的“双城经济圈”,变化背后的发展逻辑耐人寻味。

  “更加聚焦,更加重视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相关人士表示,从经济区到城市群再到双城经济圈,背后的逻辑,正是层层聚焦。

  而“突出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具体而言,则是以两个极核,来带动整个成渝地区乃至西部地区的发展,促进“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

  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表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就是要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以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

  正因如此,成渝要唱“双城记”,沿线城市也有望迎来历史新机遇。

  在当地媒体的报道中,资阳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视为“近在眼前的风口”;申福建则指出,成都向东、重庆向西,作为“成渝之心”的内江,或将成为成渝相向发展的推动者、贡献者和受益者。

  不过,机遇之中仍可能出现“硬骨头”。“推动相关工作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阻力,我们要知道,这都是正常的。”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盛毅表示,出现矛盾不可怕,要解决好则需要双方建立起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

  对此,根据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建议,建立常态化的联合办公机构,或许可为破题思路之一:成渝地区建立常态化的联合办公机构,既可以作为专门的协调机构来对接重大项目和事项,同时又可即时检查落实双方相关规划。

收藏 | 关闭

扫描二维码

关注"英才网联"公众号

行业找工作手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