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职业人群达45万 生活服务类从业规模全国居首http://www.800hr.com 2019年12月24日 11:25 作者:程晓玲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新职业是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产业结构深度变革的时代产物。”在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宇看来,新职业人群是新经济的微观主体活力,通过研究他们能够更好地改善成都人才发展环境和国际化营商环境。 12月23日,《成都市新职业人群发展报告2019》(下称《报告》)在成都市新职业人群发展报告研讨会上发布。《报告》显示,成都新职业人群总体规模已突破45万,仅次于北京、上海,排名全国第三。其中,生活服务类新职业人群占比近90%,从业规模居全国首位。 据介绍,《报告》依托大数据技术对多个招聘网站数据进行爬取,共采集北京、成都等19个样本城市(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300多万条数据样本和6000多份调研问卷数据,从生产技术与生活服务两大领域整理出59个具有代表性的新职业,形成成都新职业人群整体画像。 “新经济蓬勃发展带来了新职业人群规模的快速扩大。反过来讲,也恰好是新职业人群规模的增加、微观活力的增强,促进了城市新经济发展。”成都市新经济委副主任李佳林表示,目前成都正通过“城市猎头”行动计划等,引进更多海内外专业人才,并出台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专业人才引培办法,着力构建多层次新职业社会保障体系。 总体规模排名全国第三 生活服务类占比近90% 《报告》认为,新旧职业更替对于研究经济结构和产业细分领域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职业变迁是观察研究时代发展变化的重要微观视角。 “作为西南生活中心和西部消费中心,成都新消费正加速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报告》显示,2016年成都新职业从业者需求量仅10万,2017年突破30万量级,2019年已突破45万,未来也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 整体来看,成都新职业人群总体规模排名全国第三,居于北京、上海之后。 就行业分布而言,成都生活服务类新职业人群占比近90%,从业规模居全国首位,占到19个样本城市生活服务类从业者总量12.9%,广州(12.4%)、上海(11.3%)、北京(10%)紧随其后。 《报告》显示,成都生活服务类新职业主要集中在出行、医美丽人、健康、餐饮、亲子等领域。例如,由于成都私家车保有量全国第二、网约车包容度指数排名第一,并出台支持网约车发展的《关于推进共享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一系列服务政策等因素共同作用,成都出行行业规模占比高达25.7%。 在生产技术类方面,成都大数据工程行业发展明显领先于其他行业,从业者规模占总体新职业人群近6%,超过生产技术类总体60%,仅高新区大数据工程类新职业从业者就占生产技术类新职业从业规模70.4%。《报告》分析,成都大数据工程行业人才的快速聚集,得益于近年来对重点产业战略布局的调整,即将大数据作为未来产业生态的新极核,支持大数据行业创业,使从业环境得到大幅优化。 从成都市提出的产业功能区域战略分析数据来看,“中心城区集聚了成都76.5%的新职业从业者”,则与“中心城区在实施‘中优’战略后新职业发展迭代升级,生产技术类新职业从业者向新经济活力区集聚”有关。 86.9%为90后 “蓉漂”成新职业人群中流砥柱 成都45万新职业从业者,有何特征? 《报告》显示,来蓉三年以下的“蓉漂”是成都新职业人群的中流砥柱,占比达54.2%。年龄上,成都新职业人群中90后青年占比达86.9%,从业年限主要集中在1-3年,大数据工程与物联网工程等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从业年限则以3-5年为主。 “每天约500位青年人才涌入成都,为新职业需求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报告》称,自2017年成都“人才新政12条”实施以来,大批青年来蓉就业,截至目前已累计吸引本科及以上青年人才32万余人,“人才新政”成效显著。 从学历来看,人工智能工程、无人机、物联网工程引领高学历第一梯队。数据显示,在学历要求较高的成都生产技术类新职业人群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超过70%,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达8.8%。 从收入看,成都新职业人群总体收入较高,80%达到中等收入标准,21.6%月收入超过1万。《报告》还显示,成都新职业人群收入水平呈现出职业专业化程度越强、从业者收入越高的趋势。例如,生产技术类月收入超过1万的人群比例达到33.2%,而月收入3万元人群占比最高的行业为医美丽人、大数据工程、人工智能工程等。 据《报告》分析,积分落户、人才安居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帮助广大“蓉漂”来蓉后“住得上房、安得了家”,提升了外来人群的归属感,这使得成都新职业从业者的整体社会认同感和工作满意度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