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网联·分行业专业人才招聘网站

手机版
找好工作,实现梦想!
英才网联 > 热点播报 > 从后补贴到前激励:常州出台最高2亿元科创激励新政

从后补贴到前激励:常州出台最高2亿元科创激励新政

http://www.800hr.com 2021年02月26日 16:53 作者:王海平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创新需要真金白银,地方政 府对创新驱动的政策不断加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位于苏南板块的常州市出台了城市历史上最大的科创激励政策,对于满足一定条件的重大双创载体、项目团队等,最高可给予不超过2亿元的综合支持。

  2月26日,“2亿元”创新激励新政在常州高新区率先对外公布。

  这一举打破了江苏之前诸多地方在科创投入上最高“一亿元”的天花板激励政策。常州市委书记齐家浜对此表示,要将创新打造为常州的“最鲜明标识”,“宁可在其他方面紧一紧,也要舍得下本钱搞创新。”

  常州是苏南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苏南模式的发源地之一。不过,自2000年之后,常州经济总量提升的步伐有所放缓,好在近几年奋起直追。2020年,常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805.3亿元,同增4.5%,增幅位列江苏第三。这一数字在全国普通地级市中尚有优势和竞争力,但放眼长三角和江苏,落后于经济领头羊苏州,也落后于总量过万亿的南京、无锡和南通。

  齐家浜指出,尽管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发展主动权的规律不会变;谁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谁就能获得发展不竭动力的规律不会变。

  也因此,在进入“十四五”后,常州出台了城市发展史上力度最大的科创政策。

  目前看,常州的创新基础和优势明显,已连续15年开展科技长征,探索出“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常州模式”,R&D投入占比达3%,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7个,高新技术企业超2400家,常州科教城荣膺中国最佳创业园区第1名。

  常州市副市长杨芬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一是设立市创新委员会,统筹全市创新发展工作,协调推进重大创新事项;二是,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促进创新发展的政策,对“十四五”期间的科技创新进行全面布置,总体上聚焦创新的“密度、力度、浓度。”

  预计到“十四五”期末,常州要完成主要指标争一流、创新要素翻一番、创新生态全构建以及智造产业新标杆等四个方面的目标。如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超5000家、人才资源总量超185万人、科技型上市企业超100家,R&D投入占比达3.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5件等。

  杨芬表示,“十四五”期间,常州市区两级将拿出400亿元科创资金,1:4撬动1600亿元社会资本,五年形成2000亿元投资规模。这包含了60亿元的天使投资母基金、总规模10亿元的“创新贷”专项融资产品支持计划等。

  不过,仅仅高额的激励是不够的,如何将政策落实到位,真正驱动科技创新?

  常州市科技局局长刘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创新支持政策要从“后补贴”转向“前激励”,要注重从创新全链条、全周期发展来把握政策的实施。

  具体看,在产业链基础研究阶段,采用“借转补”方式分期给予研发前期支持,视项目成效借款可转为补贴或收回;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阶段,重点支持市内产业化且属于国内首次规模化生产和应用的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支持;在企业提档升级阶段,重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分档给予研发费用增长额最高10%的奖励。

  此外,本次创新政策关注创新增量,围绕企业对地方贡献增量进行奖补,比如,对独角兽、潜在独角兽、瞪羚企业等在当年增幅不低于上年增幅的情况下,且其当年增幅超过全市平均增幅2倍的,2倍以上地方贡献部分全部给予奖励。

  常州市人社局局长嘉秀娟则表示,科创的核心之一是人才,不仅要照顾到“高精尖缺”的人才,更要惠及普通人才,“如同关心产业链的全周期一样,对人才更要关注生活居住、就学医疗等问题。”如,对青年人才采取“生活居住双资助”的全方位综合补助;开展“人才优居”工程,在人才公寓中配套规划建设最长3个月免费住宿的“青年驿站”。

收藏 | 关闭

扫描二维码

关注"英才网联"公众号

行业找工作手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