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力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搭建干事平台 激发创造活力http://www.800hr.com 2020年10月29日 14:45 作者:贺林平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上下个‘i深圳’APP,线上提交材料后,只跑了一趟,就完成了入户登记。”今年大学毕业留在深圳工作的徐萌因办理落户获得“秒批”,十分开心。 深圳经济特区高速发展的40年,是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全国乃至海外创新人才不断汇聚特区、建设特区的40年。 40年来,一批又一批有抱负、敢创新的优秀人才涌进特区。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刚建立时,全市只有两名技术员:一名拖拉机维修员和一名兽医。如今深圳人才总量已超过600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7万人、留学回国人员超14万人。他们用艰苦奋斗和聪明才智努力建设着深圳,也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改革驱动 完善制度 1987年,任正非和5名技术人员共同出资两万元,申请创办华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如今华为已跻身世界500强第六十一位。“没有政府的政策,我们不会创建华为。”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说,正是当年深圳出台的《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给了他动力。 “科技人员可以以现金、实物及个人所拥有的专利、专有技术、商标权等工业产权作为投资入股,并分取应得的股息和红利”,《暂行规定》第三条这样规定。受其推动,人才、技术、信息、资金在深圳加速集聚、充分涌流,各行各业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2017年11月1日,深圳人才公园开园。市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深爱人才,圳等你来”的标语。这八个字绝不是兀立在草坪上的一句空头口号,保障它的,是在先行先试的改革中逐步探索确立的一整套人才政策和法规制度。 深圳在全国较早成立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市长担任第一副组长的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专设人才工作局作为市区党委工作部门,逐渐形成了党委全面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的人才工作格局。在“党管人才”的总原则下,深圳以“闯”的精神驱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在全国率先实行“劳动合同制”,率先改革劳动分配制度,率先采取公开招考、公开招聘方式……在此基础上,深圳从人才政策到人才立法,《关于引进国内人才来深工作的若干规定》《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市场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渐成系统,落地成规。 2018年6月,深圳在全国率先开展应届毕业生接收“秒批”改革,2019年2月将“秒批”改革扩展到在职人才引进、博士后和留学归国人员引进。 袁曙光是深圳近年累计引入的近万名高层次人才之一。历时4个月,袁曙光团队便从158万个化合物中寻找到17个嗅觉受体蛋白活性药物分子,未来通过临床试验后,有望让某类嗅觉失灵患者恢复嗅觉。 市场机制 搭建平台 2015年,看好深圳干事创业环境的香港青年企业家何耀威,带领11名香港高校教授和学生,来到位于福田区的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创办了舒糖讯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研发血糖测试智能穿戴设备。 如今,这种无创血糖监测设备正逐步投放市场。“我们获得两家上市公司注资,与湖南、海南、广西等省份签订产品代理合同,目前已签订1.5万个预售订单。”何耀威高兴地向记者分享这个好消息。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深圳着力打造具有全球感召力的干事创业平台,何耀威落户的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仅是其中之一。以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为依托,探索深港协同开发模式;以深圳大学等高校为载体,建设西丽湖国际科教城,集聚超过4万名高校师生;整备99平方公里土地建设光明科学城,打造国际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截至2020年6月底,深圳已拥有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创新载体2600家,对标国家实验室建设的鹏城实验室短短一年就进驻院士26名。 |